“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拦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为解决这一难题和方便山区的困难群众,让群众知晓并及时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连日来,区人民医院联合区医保局、区就业局、区残联等单位开展送“慢性病筛查”服务下乡活动。
1
“我要去赣县看病开药都好远。”村民谢田招皱着眉头道出了心里的难处。谢田招住在距离县城100多里路的吉埠镇宝林村手炉山组,中途还要转车,进趟县城来回要一天时间。
11月15日上午,赣县区医保局和赣县区人民医院联合开展“慢性病筛查”服务下乡活动。赣县区医保局局长钟远征带队,赣县区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李建飞、内分泌科主任杨正生和急诊科主任刘孚强等三位专家,来到吉埠镇宝林村,到当地开展慢性病筛查。
“这个谢田招患有糖尿病,对照标准属于筛查建档对象。”赣县区人民医院专家鉴定组一致表示。
钟远征局长了解到情况后,进行了现场办公,基于谢田招情况的特殊性,决定给她办理异地安置,将谢田招的医保定点到离她家只有30里路的于都县城,谢田招连连道谢。
2
11月16日,区人民医院联合区就业局来到南塘镇清溪村,开展送“慢性病筛查”服务下乡活动。上午9点,区就业局局长陈浦江与区人民医院专家组一行6人来到筛查地点。村民们带上资料,专家们现场筛查,发放宣传资料,为村民们现场讲解门诊慢性病相关政策。
天下着小雨,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前来咨询,活动持续到下午4点,共筛查109人,疑似慢性病22人,建档8人。
3
11月13日-14日,赣县区人民院联合区残联开展慢性病筛查和残疾人鉴定活动。医院残疾人鉴定专家组与区残联领导干部一行8人,来到湖江镇庄前村、镇江村、高道村、文芬村、新富村等,上门为村民现场筛查慢性病和残疾人鉴定,让当地村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慢性病筛查、残疾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活动中,区政协主席罗宗祺亲临现场指导,区政协副主席、区人民医院院长徐平华带队进行筛查和鉴定。
新富村村民余维生,2015年发生交通事故后,导致脑残。两位区领导了解到这情况后,带领鉴定专家和残联的同志来到他的家中为其办理了残疾证。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筛查163人,其中慢性病建档43人,现场办理残疾证14人。为当地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解决了实际问题,给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医护人员的关怀。
4
11月20日,小雨淅淅,寒气袭人,但在石芫乡卫生院、广福村、广教寺村、横溪村等地却人声鼎沸、暖气融融。这是区人民医院与区残联联合开展送“慢性病筛查”服务下乡活动的场面。活动当日,在区人民医院院长徐平华的带领下,专家组一行6人,采取组队形式分别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开通了申报特殊慢性病和评残鉴定的绿色通道。
现场的相关医务人员仔细查看询问前来的贫困户,了解疑似残疾人的精神状况及用药情况,对照标准,将符合条件的进行及时登记造册。一位76岁的大妈刘桂秀来到现场说:“医生,这是以前我看病的资料,看看符合条件吗?还有我这个孙子都这么大了,话都说不清!”“大妈,我们看了您这些病历资料和您孙子的情况,都符合办理条件!您稍等下,现在给您登记!”她便开心地说:“还是党的健康扶贫政策好,你们这样做太方便我们了!我们这比较远,行动又不便,真的很感谢!”这位大妈激动的说道。
此次送“慢性病筛查”服务下乡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方便了贫困群众,缓解了慢性病鉴定流程多、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减轻了贫困群众的经济负担,提高了贫困户健康脱贫的信心,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誉。
当天,共计贫困户180余人前来筛查,其中受理56人符合慢性病鉴定条件,20人现场办理残疾证。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只要坚定心中的信仰,定能踏平脱贫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