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病毒、“手握”病毒、“环绕”病毒。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这是赣县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新冠病毒实验室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而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被称作疫情下的幕后“最美情报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检验科作为医院防控的重点科室之一,检验科主任刘让万带领全科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承担起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任务。包括疑似病人的筛查及隔离病人能否出院的实验室检测工作,直接检测相关病原体,为临床提供实验室指标和准确诊断信息依据,更是充当着临床医生的“眼睛”,站在防疫抗疫工作的最前线。
面对严峻的疫情及潜在的感染危险,检验科副主任钟宏文、朱丽康,主管检验师温晓静等同志主动申请加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放弃休假,坚守工作岗位,并协助区疾控中心、发热门诊做好相关工作。
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扩增检测……看起来每个有条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都是危险和希望并存。核酸检测时,痰液,咽拭子要开盖进行处理,震荡和高速离心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危险无处不在,一旦操作不慎就会被感染。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要求,检测实验在P2实验室中进行,检测人员采取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这样的防护装备一穿一脱需要大约半小时,进行一轮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实验,他们要穿着防护装备连续工作4-5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离开实验室。戴着护目镜工作,防止护目镜起雾必须提高实验室的室内温度,加上防护服密不透气,很快就汗流浃背,满头大汗,长时间戴N95口罩还会有缺氧的感觉。
一轮实验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和帽子后脸上额头上都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是极大的消耗。每天随着疫情的变化标本量都在增加,每天都要检测近凌晨12点才能到家,有时候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他们不分昼夜工作,三个人连轴转连续奋战30个日夜。期间,朱丽康仅1岁3月的孩子生病住院,需要手术,年幼的孩子承受着各种不安、疼痛、害怕…哭着闹着找妈妈。“闭上眼我就能感受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虽然心痛不己,但这里更需要我,只要仍有疫情,工作上我坚决不离岗!”朱丽康说。
自开展冠状病毒检测以来,截止2月27日,共完成核酸检测515例。他们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只为了更早得到样本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结论,为疫情的研判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为领导层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最关键、准确的依据……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疫情检验人争分夺秒,跟时间打仗,跟困难打仗,他们不畏风险,迎难而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他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为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他们就是疫情防控幕后的“最美情报员”。